2025年10月20日15:30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雜志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8月,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入職僅數月的碩士研究生小李熟練地穿梭在設備之間。
在今年的春招中,他成為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的10名研發工程師之一。
將民營企業納入“達人英才計劃”招才引智體系、將引才周期壓縮到三天、“政聘企用”打通雙向流動渠道……近年來,達州市推出一系列誠意滿滿的新舉措、實招數,越來越多的人才選擇將事業起點錨定在達州,與城市共同成長、彼此成就。
按需——
讓民企人才招引更“對口”
“前些年,招工難、人才缺,專業技術人才的緊缺成了企業發展的瓶頸。”連續多年負責招聘工作的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部門相關負責人發現,“現在不僅投簡歷的人多了,而且更對口了。”
不僅是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此前的調研中,達州市發現作為全市“3+3+N”現代化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民營企業普遍存在人才引進渠道有限、專業匹配度不高等問題。
為此,聚焦民營企業需求,達州市把壯大事業和建強產業作為人才引進的核心,將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個百億級項目及重點民營企業的人才招引計劃與企事業單位一起統籌、一體謀劃,連續幾年將重點企業的崗位納入“達人英才計劃”招才引智體系。
“不同於企業大多在官網發布招聘公告,‘達人英才計劃’分批次、按季度開展人才招引,企業可以在更廣范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達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連續兩年參加“達人英才計劃”,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崗位名額翻了6倍,“這種方式的引才效果更好,今年根據公司戰略規劃和市場需求,我們新開發崗位100余個,收到了近千份簡歷。”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被納入“達人英才計劃”招才引智體系后,不僅讓企業有了更多被“看見”的機會,更增強了人才選擇的底氣。今年出台的《達州市“達人英才計劃”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規定,引進到民營企業,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及以上聘用合同,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才,可以申請安家補助、崗位激勵獎等系列福利與保障,相關資金由財政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
“各項補助加起來有十多萬元,還能入住人才公寓,生活成本大大降低,讓我更能安心投入工作。”小李笑著說。
提速——
三天引進一個人才
幾個月過去,畢業於中山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吳英尹仍對達州市的引才工作印象深刻,“熱情、溫暖、誠意滿滿。”
達州市連續多年開展“片區引才”,把崗位送上門、服務送到“家”,今年還探索將體檢等環節前置到人才所在地,將引才周期壓縮到三天。
“片區引才不是漫無目的,而是精准篩選,根據意願和匹配度優先選擇。”達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建立起涵蓋1600余名川渝籍高校畢業生的目標生源庫,並以此確定引才目標城市,主動赴高校集中開展現場招聘和現場考核。
今年5月,由達州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相關單位組成的引才隊伍走進中山大學,面向報考學生組織面試。
“之前線上報名后不久,就接到了工作人員的來電,不僅詳細介紹了達州市的情況,還對我所報崗位作了具體說明。”忙於撰寫畢業論文和實習實踐,吳英尹放棄了很多工作機會。但這次面試讓他格外驚喜——面談當天即公布考核結果,次日安排體檢。
高效體貼的服務背后,是達州市尊重人才、渴望人才的真心實意。如今,吳英尹已經順利入職達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據了解,僅春招期間,在達企業引進碩博人才簽約率就達到80.2%。下一步,達州市還將在北京等5個城市持續開展推進“片區引才”行動,並於年底在本地舉辦“兜底”引才活動,給各類人才提供更充分、靈活的就業機會。
賦能——
帶編入企助發展
“專業對口、編制保障,還能直接牽頭企業技術攻關,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去年5月,王睿離開宣漢縣畜牧技術推廣站,成為了四川富昌飼料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
身份的改變源於一項探索。針對企業人才難引難留問題,達州市創新探索“政聘企用”改革。市經信、農業、能源等部門,根據主導產業和重點民營企業發展需求,拿出事業編制,面向碩博人才開放引進通道。人才入選后,將被派駐至民營企業,開展為期3至6年的技術服務。
王睿正是其中之一。位於宣漢的四川富昌飼料有限公司致力於在提高飼料營養價值的同時降低環境污染,但面臨技術瓶頸。
去年以來,王睿帶領團隊牽頭研究新型微生物飼料關鍵技術。“通過對微生物菌種篩選、發酵工藝優化等核心環節的持續鑽研,顯著提升飼料營養價值和動物免疫力。”王睿介紹,目前他們已申請專利3項,推出多個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這種模式讓我們引進了以前招聘不到的人才。”四川富昌飼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王睿等人才的助力下,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等。
“人才在實踐中積累了一系列好經驗、企業實現了效益增加、產業實現了提檔升級。”達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政聘企用”不僅實現多方共贏,還暢通了人才雙向流動渠道,“服務期滿后,人才可選擇留在企業擔任技術管理職務,返回原崗位后也可在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等方面獲得優先機會。”
(中共達州市委組織部 李維杰,《四川黨的建設》全媒體記者 王瑾)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