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15:23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雜志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住在小區,你是否遇到過物業服務“不稱心”的問題?
南充市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達548.9萬人。在這裡,既有樓齡超過20年的老舊小區,也有住戶超過萬人的大型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參差不齊”。
如何將物業管理服務這個居民天天可感的“關鍵小事”做好做優?南充市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破解“老舊小區沒人管”“大型小區管不好”治理難題的“良方”,推動“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轉變。
聚焦“有人管事”——
小區建組織,織密“治理網絡”
“樓頂公共區域隨意種菜,遛狗還不牽繩。”地處南充市嘉陵區南湖街道的希望城小區,於2016年建成,環境設施都不錯,但剛住進這裡時,居民羅文鳳“不太滿意”。
入駐該小區的四川嘉恆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南充分公司也曾多次與居民溝通、介入勸導,但問題並未“根治”。
物業服務企業和居民就像一條繩的兩頭,如何推動溝通順暢、問題解決?推動黨的組織向最基層延伸,通過建立小區黨支部,發揮其引領、協調、服務功能,聯動物業、業委會、居民等主體,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我們開始試點小區黨支部建設,擇優選拔小區黨組織書記。同時,建立聯席會議機制,由小區黨支部牽頭,組織小區自治組織和物業服務企業及時溝通,解決居民煩心事。”
居民人數達1.6萬余人的希望城小區,正是南充市首批試點小區。“2019年5月,小區成立了黨支部,現有黨員45名。”希望城小區黨支部書記李秀蓉告訴記者,“通過聯席會議機制,大家坐在一起,把難點擺出來、方法找出來。”
8月7日,記者來到希望城小區,隻見門口是新建的便民服務站,這裡臨時儲存櫃、便民推車、應急雨具、共享維修工具等一應俱全﹔進入小區,環境整潔,樓頂菜園不見了,也沒有亂跑的寵物……這正是小區黨支部成立后帶來的變化。
而在解決眼前問題外,由南充市委組織部等相關部門指導、希望城小區黨支部牽頭,小區成立了以居民為主體的公益志願協會、民警和老黨員等組成的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小區黨支部書記、街道辦和社區工作人員、民警等參與監督物業服務的監督委員會,推動各方聚焦治理履職盡責。
“宣傳欄上張貼著物業公共收益情況、志願活動信息,很清楚。”羅文鳳如今是小區公益志願協會的成員,她說,“小區黨組織就像我們的‘管家’,不僅讓小區‘面子’亮了,‘裡子’也更實了。”
記者得知,南充市在試點基礎上,目前已全面推進小區黨支部建設,持續深化物業服務企業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推進小區自治組織建設,通過黨組織牽頭,凝聚各方力量共建美好家園。
向好的變化,在更多小區發生。
比如,閬中市七裡街道中央華城小區,成立小區黨支部后,搭建起小區共治聯席會、業主監督委員會、志願者服務點三個治理平台。圍繞居民需求訴求,現已盤活小區車位117個、調解糾紛11起、排查整治安全隱患7處。
比如,南充市高坪區白塔街道小龍門社區中南·春江閱小區黨支部牽頭召開“一月一議”鄰裡議事協商會,把利用架空層建設公共活動區的提議搬上桌。小區黨支部成員、物業經理、居民齊聚一堂,從設計到預算、從安全到維護,逐一討論。短短一個月,每棟樓的架空層都因地制宜打造了功能區:有的成了兒童樂園,有的布置成文化閱讀區,還有的設置為休閑娛樂區。
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加強黨組織對物業服務行業的領導,讓居民生活更有溫度。同時,通過設立物業服務質量‘紅黑榜’,淘汰一批服務能力不強、內部管理混亂、群眾滿意度低的物業服務企業。”
破解“服務缺位”——
社區辦企業,做好物業“兜底”
在南充市嘉陵區都尉壩社區生活了20多年,58歲的居民張金國沒想到,自己居住的翔和麗景小區物業會突然“撤場”。
為啥“撤場”?小區建成20多年了,設施陳舊維護成本高,因“不劃算”,物業公司繼續承接服務的積極性並不高。“沒有物業管理,垃圾沒人運,監控系統也停了,居民怨氣很大。”都尉壩社區黨委書記張靈說。
在南充市,尤其是嘉陵區等主城區,老舊小區數量不少,如何擺脫無物業管理的困境?
“我們聚焦無物業服務、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老舊小區,以社區黨組織領辦物業企業為抓手,大力實施‘無物業服務清零行動’,提升居民幸福感。”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那麼,如何“落地”?記者得知,在組織、房管、住建等相關部門指導下,由社區黨組織主導成立物業公司,法人代表由社區“兩委”常職干部兼任,同時吸納社區“兩委”成員及社區黨員、退伍軍人、熱心群眾等擔任物業公司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為“三無”老舊小區提供保潔、保安等基本服務。
社區有了抓手,小區“失控”局面也就有了突破點。
8月7日,記者走進都尉壩社區翔和麗景小區,在這個有320戶居民的老舊小區裡,原本堆積在9號樓下的垃圾早已清運,庭院中間還新放置了幾條供居民休息的條椅。“環境干淨了,最近還新挂了樓棟牌。”已是小區保安的張金國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我每月還有2000多元收入。”
不只是翔和麗景小區,不少老舊小區都受益。
“2022年,社區黨組織領辦物業企業后,已為轄區內2個安置房小區、5個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提供服務。根據覆蓋成本的原則倒算物業費,物業費最低的小區是3角5分。”張靈介紹。
“成立物業公司的初衷不是營利,也不是跟其他物業公司爭市場,是讓老舊小區居民也能享受服務。”嘉陵區火花街道陳壽路社區黨委書記沈星亮說,“社區黨組織領辦物業公司后,建立了獨居老人、重病患者等台賬,全面推行定點聯系、定期走訪‘雙定’模式,確保小區特殊群體需求第一時間響應。”
而為提高小區物業覆蓋水平,南充市仍在發力。
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面積過小、難以實現社會化物業服務的小區,我們倡導通過業主自籌資金或街道(鄉鎮)開發安置公益性崗位援助等方式提供基礎服務,社區黨組織可引導轄區專業物業服務企業對自治管理小區規范開展服務給予指導。”
推進“常態長效”——
力量聚基層,完善調解機制
近日,在萬科·金潤華府小區的矛盾糾紛調解室,來自南充市高坪區司法局都京司法所的向輝,成功調解了一起因噪音擾民引發的鄰裡矛盾糾紛。
萬科·金潤華府小區位於南充市高坪區都京街道金融社區,共三期,有5400多戶住戶,是南充市比較典型的超大小區。居民多、需求多,小摩擦也不斷。向輝作為人民調解員,近年來在該小區預防、排查、化解了不少居民的“煩心事”。
其實,在萬科·金潤華府小區,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高坪區政法單位下沉的力量有不少。“每周一到周三以及周五,均有下沉力量在小區的矛盾糾紛調解室‘值班’。”都京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苟銀介紹,接待日外,也有預約服務,群眾可以通過公開電話預約。
“超大小區,治理難度大。僅靠物業企業是不夠的,通過政法單位、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黨員力量下沉到小區,大大提高了對居民訴求的響應、處置、反饋效率,促進社區和諧穩定。”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那麼,這麼多下沉小區的力量資源,如何“人盡其用”?記者得知,高坪區在萬科·金潤華府小區創新建立超大小區基層社會治理中心,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集約高效整合物業公司黨支部、下沉小區的部門黨員代表、“雙報到”單位黨員代表及共駐共建單位黨員代表等各類基層社會治理力量資源,同時匹配法官驛站、矛盾糾紛調解室、應急指揮室、視頻監控室、兒童活動室等各類社會治理模塊高效運行,服務居民。
力量多了,陣地更豐富了。8月7日,記者在萬科·金潤華府小區看到,小區建成的基層社會治理中心,物業工作人員正在清掃衛生,幾名兒童在家長陪伴下在兒童活動室玩耍。在這裡工作了近10年的物業經理何柯坦言:“如今,小區有了黨支部,公司也成立了黨支部,大家的凝聚力提高了。同時,多方力量下沉小區,服務質量和治理效能提升不少,我們也感覺更有力量了。”
除了下沉各單位力量資源、建好服務陣地,在南充市,矛盾分級調解機制也在不斷完善。
比如,依托小區黨群服務站點設立矛盾糾紛調處室,由小區黨組織牽頭,組建由物業項目客服、樓棟長、黨員中心戶、“五老”“雙報到”黨員等組成的調解小組,處理日常糾紛。
比如,社區黨組織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成立由社區工作者、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志願者等組成的聯合調解委員會,處理轄區內一般性矛盾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小事”演變為“大事”。
“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各方力量,實現小區事由大家管,讓小區成為居民溫暖的港灣。”
(《四川黨的建設》全媒體記者 蔣筱青 陳文娟)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