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堅持保護與利用並重

山西呂梁以文旅融合賦能傳統村落

本報記者 劉鑫焱 馬睿姍

2025年08月24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臨縣磧口古鎮,明清古建錯落有致,村民楊艷梅唱著民歌,帶著游客漫步山腰村道﹔方山縣張家塔村,特色民居依山而建,地下甬道縱橫交錯,院院貫通……走進山西省呂梁市,100多個傳統村落串珠成鏈,散落在呂梁山綿延起伏的“褶皺”裡。

  這些傳統村落,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承載著厚重的鄉土文化,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何進一步保護好、利用好這些傳統村落,對於發展鄉村產業、助力富民增收至關重要。

  張家塔村始建於清代,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是山西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幾年我在村裡參與維修古建,村裡的環境美了,我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一年下來能掙6萬多元。”村民趙重慶說。

  近年來,呂梁市堅持古村落保護與利用並重,制定鄉村旅游重點村實施方案,將張家塔村、碧村等33個傳統村落納入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范圍,保護和修繕一批古村落、古建筑和紅色遺址等。同時,兼顧鄉村旅游產業、業態的發展,推動呂梁紅色文化、傳統歷史文化等的傳承和保護。

  2023年以來,呂梁市將打造1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作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突破口,將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列為全市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號工程”。依托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旅游景區,以及北武當山、磧口古鎮等自然人文景觀,深入挖掘文化資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守護文化根脈。

  最近,張家塔村成了抗戰題材電影取景地,63歲的村民張平則隨之忙碌起來:每天凌晨4點起床完成村裡保潔工作,8點電影一開機,立馬換上服裝,變身“演員”,投入電影拍攝工作。“每天劇組管三頓飯,還能賺80元,大家都挺高興的!”張平則笑著說。

  憑借黃土高原村落的獨特景觀,張家塔村成為電影熱門取景地。今年,村裡還建成了漢服館、精品民宿、研學基地、文創店等。2024年,張家塔村村集體收入達143.1萬元,其中旅游收入達23萬元。

  推進鄉村文旅融合發展,還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產業。呂梁多個傳統村落立足不同的資源稟賦、地形地貌,按照村庄功能定位、產業特色,確立“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差異化發展定位。

  孝義市實施“百企帶百村”行動,激活民營企業運營動力,打造民宿、餐飲、休閑、游樂等文旅新業態。在孝義市臨水村,游客漫步街道,品嘗特色小吃,觀看3D電影,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深度融合。

  依托得天獨厚的古建文化資源和農業基礎,當地建設了智慧農業園項目,集高效農業、採摘體驗、景觀創意、教育研學為一體。創新運營方式,通過部門鄉鎮示范帶動、市人大引導代表參與、文旅集團定向推介3種方式,吸引周邊村子多名村民回村開設商鋪創業。同時,推動業態布局、商鋪管理等多項工作,實現多業態並舉﹔搶抓節假日等旅游黃金節點,舉辦面食爭霸賽、廣場舞大賽、鄉村健步走等系列賽事。2025年初至今,累計吸引游客超55萬人次,不少村民感嘆,“村子的名氣越來越大了”。

  走進孝義老城,游客們能體驗鄉愁記憶與“氫車穿花海”的現代圖景﹔還能賞一方田園美景、游一處歷史村落、住一所閑適民宿。孝義老城始建於北魏時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自孝義市推動孝義老城區保護開發項目以來,鵬飛集團參與建設總建筑面積超16萬平方米,創造商業、餐飲、住宿等就業崗位超1000個。當地努力打造“連線成片、水清可觀、岸綠可游、街繁可貿、夢想美食、最佳旅憩”的城市空間。

  近年來,呂梁市充分挖掘傳統村落資源,大力發展優質鄉村產業。“下一步,將鼓勵引導各縣市區結合本地特色,完善聯農益農機制,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培育觀光旅游、服務體驗、休閑娛樂等文旅新業態,講好黃河文化故事,讓有特點、有文化、有山水、有鄉愁的古村煥發光彩。”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4日 01 版)

(責編:彭曉玲、溫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